关于甘南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之间,亦是臧汉文化的交汇点,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光地貌和历史人文。黄河从这里流过,留下丰沛的湿地和草原;丝绸的道路和唐蕃古道从这里取道,传承了底蕴厚重的藏地文化。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目前大家习惯将甘肃、青海与四川交界的这一地区的藏区都统称为“甘南藏区”,所以甘南线一般还包括青海和四川的几个景点,从兰州往返的9日路线,可以看到郎木寺的辩经声伴随炊烟一同升起,拉卜楞寺的转经筒在排成长队的朝拜者旁咕噜噜地转,扎尕如的石峰上白云流动,若尔盖的草原上九曲黄河落日西下霞光万丈,五明喇荣佛学院的学生从红色的僧舍走出涌入大经堂开始一天的课程……各种各样的高原风景,不枉人称“九色甘南”。D1兰州集合D2兰州-拉卜楞寺-玛曲D3玛曲-阿万仓湿地-莲宝叶则-久治D4久治-五明喇荣佛学院-色达D5色达-天葬台-观音桥D6观音桥-瓦切塔林-九曲黄河第一弯-唐克D7唐克-若尔盖花湖-扎尕那D8扎尕那-四川寺-郎木寺镇D9郎木寺镇-甘肃寺-兰州-返程




甘南俗称“小西藏”,藏传佛教在这里底蕴深厚,传承并发扬。这里有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上百座藏传佛教寺院,行走在甘南,一路上都可以见到拜佛和朝圣的真诚的信仰者。他们轻轻摇着铜制的小经筒,转过拉卜楞寺成排的转经筒,转过五明喇荣佛学院的坛城,转过瓦切塔林的佛塔,转过郎木寺外的红墙。那些朝圣者,口里念着六字真言,一步一拜,那样有力而坚定,向着心中的信仰前行。或许看着朴素而蹒跚,却那样真挚而热烈,吸引着大家这类旁观者的见地,叫人心生敬仰。



这次的出行是跟随了旅游网的摄影团,一路上最大的收成就是认识了一帮有一同喜好和话题的小伙伴。虽然来自中国各地,但大伙都热爱旅游、热爱摄影、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白天大家一块在高原重装(相机都可沉)拍照,晚上又一块吃牦牛肉火锅和烤羊排,交流各自的旅游历程,高兴!

D1 兰州
D1兰州集合(北京-兰州)摄点:白塔山公园及中山桥夜景餐饮:兰州拉面~交通:飞机、高铁机场线、市区公交海拔:城区1520米住宿:兰州站附近宾馆

坐落于兰州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白塔山与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全景,将山脚下的黄河、中山桥和远处兴盛的高楼大厦尽收眼底,特别晚上灯光璀璨,是观赏夜景的好地方。门票:免费开放时间:4月20日-十月31日:6:30-20:00;11月1日-次年4月19日:7:00-19:00(截止时间是停止入场时间,已经在里面的人不会赶,过点从小门出)

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黄河第一座真的意义上的桥梁,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它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在旧中国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到今天。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

下午从北京飞到兰州,坐高铁机场线到兰州火车站,到集合的宾馆放手行李后,外出吃了碗兰州拉面,然后就坐公交到中山桥附近拍摄夜景。除去可以俯视全景的白塔山公园,中山桥南岸西侧也是我感觉比较理想的夜景拍摄点,可以将对岸的白塔山公园、中山桥与在彩灯反映下斑斓幻彩的黄河水面收到一块。

D2 拉卜楞寺
D2兰州-拉卜楞寺-玛曲摄点:拉卜楞寺人文餐饮:炮仗面交通:大巴车程:420km海拔:拉卜楞寺2950m,玛曲3500m住宿:玛曲县城宾馆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风格粗犷大方,古朴优雅;寺内佛像、古籍、壁画多种多样、琳琅满目。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区域的政教中心。这里有一条绵延3.5公里的世界最长转经长廊,总计2000多个转经筒。门票:40元(含解说)开放时间:08:00~18:00海报:2950m

进入寺庙,第一看到的就是这条绕寺一周的长长长长的转经筒长廊,朝拜者们在廊下一圈又一圈地前行,轻轻推进彩色的转经筒,口中不断重复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有步履蹒跚却坚定有力的老者,也有纯真可爱的孩童,形形色色,络绎不绝。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含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备藏族特点的宏伟建筑群,房子不下万间。

鼎盛时期的拉卜楞寺,僧侣达到4000余人。寺院有健全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下设六大学院,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是显宗)、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

中国大陆不少人都管藏传佛教的僧侣叫“喇嘛”,但其实“喇嘛”是对长老、上座、高僧一类的地位比较高的称号。普通的僧侣,男士称“阿珂”,女人称为“觉姆”。寺内定时会有阿珂带领参观和解说(汉语),室内不允许拍照,室外可以,而且这里的朝拜者对拍他们不是特别抵触,是很合适拍人文的地方。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一样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收获,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D3 玛曲晨曦、阿万仓湿地、莲宝叶则
D3玛曲-阿万仓湿地-莲宝叶则-久治摄点:玛曲晨曦、阿万仓湿地、莲宝叶则神山交通:大巴车程:300km海拔:莲宝叶则最高点4220m,久治3800m住宿:久治县城宾馆

昨天略有的阴天,但今天早起却是个好天气。七点吃完早餐,前往外香门寺拍摄玛曲的全景,车程20分钟。玛曲的晨曦还是很好看的,县城和远处的黄河被晨雾笼罩,阳光穿透过袅袅弥散的炊烟,打出一幅梦幻的动态图。眼前的草原已经变成了代表着秋季的金黄色,延伸过去就是漂亮的黄河和远山。



又称贡赛尔喀木道,是贡曲、赛尔曲、道吉曲三条河流与黄河汇流之地,是以这三条河流汇合处为中心的盆形草原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古为西羌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卿所属部落栖息之地,党项、吐浑谷、吐蕃、蒙古等民族生后在这里生息或打造游牧部落政权。

湿地需要爬一段木栈道,坡度非常缓,单程20分钟左右。上面景色很壮阔,金色的草原湿地里弯弯曲曲的河流,不远处还有雪山、蓝天和白云。上面用不到超广,可以用中长焦段,无人机拍出来也非常美。



中午到达久治,晚上大家也是住在久治,下午从久治出发往返去莲宝叶则,单程2小时往返4小时,由于时间有的紧张就没办理入住。在久治简单吃了午饭后就出发前往莲宝叶则。

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尊严的玉石之峰”,坐落于四川的阿坝县和青海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海拔4000m左右,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位居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区域众神山之首。《莲宝叶则神山志》和《莲宝叶则神山颂词》都记载着这里曾是格萨尔王东征的古战场,到今天还传扬着很多格萨尔王的故事。

停车点下车后沿木栈道走到扎尕尔措,单程1.6公里,栈道最高点海拔4220m要慢慢爬。走上去大概40分钟,下山会比较快。

今天晴天,而且前阵子刚下过雪,有雪山,比光秃秃的山壁强不少,但下午光线有点硬。在上面一个多时间拍照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由于山谷没那样开阔所以用超广最多,可配24-70搭几张,长焦用不到,可飞无人机。

莲宝叶则是这两年新火起来的景点,主如果替代因环境问题关闭的年宝玉则。这两处景区都同是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年保玉则在青海的久治县,莲宝叶则在四川的阿坝县。两者虽然非常像但有着不一样的风景,简单来讲年宝是水包山莲宝是山包水,然而藏区就是如此,有的风景不去或许就不再有机会了。

D4 白玉达唐寺、色达五明佛学院
D4久治-五明喇荣佛学院-色达摄点:白玉达唐寺、色达佛学院全景(日暮及夜景)交通:大巴、佛学院公交车程:380km海拔:色达佛学院3900m住宿:色达县城宾馆

早起沿s101一路前往色达,今天阴天大雾,本来路上有机会远眺年宝玉则但一片白茫茫什么也没看到。

青海果洛州久治县境内的一座著名大寺,全名“白玉达唐显密讲修法轮兴盛洲”,是一座古老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寺庙历史悠久,于第十四胜生狗年由康区德格白玉寺著名高僧噶玛觉美创建并任该寺第一世主寺活佛,相传此地具备文殊、金刚手和观世音三怙主修法道场之美誉。

时间关系,大家没进寺庙参观,只在寺庙外面和转经长廊停留了一下,简单知道了寺庙的历史文化背景。历史悠久的转经长廊,低矮破旧的廊坊和不了解重刷了多少遍留着斑斑岁月痕迹的转经筒,却仍吸引着无数真诚的信仰者前来,一遍又一遍地转动经筒,把心中的信念传达给上天。


下午5点左右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家是二进色达,今天傍晚去拍日落和亮灯夜景的大景,明天上午来拍细节和人文。佛学院建在一个山谷里,公路和入口都在山下,坡度还挺陡的。这里不是景点,也不收门票,有公交车可以盘到高处的坛城。但由于正好赶在十一,游客很多,公交车只开到半山腰的女众居,后面的一段路(最陡的台阶)要自己爬上去。佛学院海拔3900m,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背着一身摄影器材爬山还是很痛苦的o(╥﹏╥)o就感觉我30斤的相机包减值把我压迫到怀疑生活。所以……虽然人多到挤爆,不了解是否这个缘由拿三脚架上去的人却不多。大家6点爬到观景台大概就两三个占机位的,7点多一点第一排机位满。


由晋美彭措法王于1980年创办,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佛学院坐落于四川甘孜色达县,海拔约3900米。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全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小平房,一律被粉刷成绛红色,房顶平铺泥土。密集的僧舍簇拥着几座辉煌的经堂,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小山城,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类红色小木屋,是五千名僧俗的住所。



8点从观景台下山,到女众停车点全是排公交的人,还在吵架,目测即便排到大家9点也没景交了,于是一帮人一直走下来的。今纯真无邪的是……摄影团生生走成了重装户外高原徒步团……感觉我的极限又突破了一次囧。佛学院里有一家酒店,但是不给预定的,随到随住,条件也不好,所以晚上大家是回色达县城住的。

D5 色达五明佛学院、天葬
D5色达-天葬台-观音桥摄点:色达人文、天葬仪式交通:大巴、佛学院公交车程:185海拔:观音桥镇3520m住宿:观音桥镇宾馆

早上7点出发,早餐打包。今天拍细节,长焦为主。7:30到达佛学院大门,坐大巴到女众居,大雾,什么都看不见。这里强调一下女众居算是佛学院集中建筑群的起点,也是女僧们(觉姆)修行的地方,所以这里是没男卫生间滴,即便看到卫生间是两边分两个入口也都是女性专用。

虽然今天是以拍人文为目的,但佛学院这里其实人文并不好拍。由于这里的人和僧侣对被拍相当排斥,觉得游客影响了他们在这里的修行和生活,砸相机的事情都屡有发生。像国庆人多的时候,他们基本都是捂着脸走(也困难啊),甚至对远距离的长焦都非常敏锐。所以在这里拍人文要么就躲好点儿要么就去和人家商量好。但商量呢也存在一个问题,青年一般都不好说话,老年人么语言交流有障碍……我真的,可难了呢……

由于早上雾太大,拍人又不可以太近,远距离调就一片白茫茫囧,所以干脆找了地方喝甜茶吃饭。结果就在等面的时候雾瞬间就散了,没拍到云雾缭绕的场景后悔死。不过后来看蓝天白云也非常漂亮~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坛城的梵文名字为“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常是大家转经的场合。来这里朝圣的人不少,除去在此修行的僧侣也有不少朝圣而来的藏民,都要围着它绕上上百圈。

遇见一位会简单汉语的老僧侣,从上层的露台非常亲切地跟我聊天,我说可以给你拍张照吗也乐呵呵地答应了,让我感觉这里其实好说话的人也不少。假如能有空闲在这里多停留几天,深入地去领会和知道他们的生活与思想,跟当地人聊聊天肯定能挖掘出更多的故事,拍出更有内容的照片。

然后就在佛学院里走小路溜达。11点多下课,1点多上课,讲经堂附近都会有不少僧侣。




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却需要13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与堪布(法师)的学位。这类修行的僧侣来自全国各地,也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汉语讲课。

午后,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天天早课,下午课,有时还有晚课。在这里修行的僧大家,天天就是一趟趟往返在学堂和僧舍之间,风雪无阻。生活所需的屋子也要自己一趟趟地网上搬。真是太佩服住在最远最高的那些人……

藏传佛教有四大教派,十八个小派。四个大派包含红教宁玛派、黄教格鲁派、白教噶举派、花教萨迦派。色达这个地方红教居多,但佛学院里红黄教都有,看帽子的颜色就能看出来。

大经堂是整个佛学院的中心,也是僧众们上课的地方。上课的时间就看到无数的僧侣从四面八方的小红房屋走出、在每个路口汇集、涌入这座建筑里。

色达天天下午一点都有天葬仪式,就在佛学院不远处的山坡上,不过直接穿不过去,要下山绕过去再上山。大家兵分两路,看天葬的人10点多长时间从佛学院下山过去了,我这种不想去看的人就在佛学院里面多逛逛。下午一点多的时候看到头顶一大群秃鹫在徘徊,估计是天葬开始了。

看天葬的队友发的图片,超级多的秃鹫。但他们说在上面暴晒了几个钟头也就能看到这类和闻到味道,尸体什么的根本看不到,由于人太多了,目测3千人起。可以包小车上山,但下山路基本堵死要走下来。这也是我不想去看是什么原因,总感觉人家那样神圣的一个仪式一帮游客看热闹一样的过去参观感觉非常不好。。。


路边一所简陋的房屋前,一位老者坐在木材上,一边轻轻摇着手里的转经筒,一遍吟念经文。不是在庄严肃穆的拉卜楞寺,更不是在金灿灿的五明佛学院坛城,却更让我深刻地感觉到她对信仰的真诚。

D6 观音寺、瓦切塔林、九曲黄河落日
D6观音桥-瓦切塔林-九曲黄河第一弯-唐克摄点:观音寺晨曦及人文、瓦切塔林经幡、九曲黄河第一弯落日餐饮:牦牛肉火锅~交通:大巴、观音寺上山小车车程:370km海拔:九曲黄河第一湾3600m,唐克3500m住宿:唐克乡宾馆

坐落于四川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区域,坐落在海拔3800米的纳勒山半山腰。传闻公元7世纪时,大家在地下发现了一尊天然形成的、长有四个手臂的观音状器物。大家坚信这是天然形成的神物,故称其为天成观音,并建庙供奉。寺庙始建于1806年,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寺院,在全国藏族区域的观音菩萨寺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昨天大家就住在山脚下的镇上,早上6点出发坐小车(上山路很窄必须要换小车)前往观音桥寺拍摄晨曦,出来的时候下大雨,爬到山上化作云海,很壮观。一时间雾非常大,去寺里转经。大殿虽然没开门但转经的房间开了,已经有藏民开始转经。房间没灯,转经的人会开手电,可以长曝但容易曝片。7点多云雾散开,但没阳光。观音寺正面前台观云海非常壮观,但前景一般。


领队三色航拍的云雾飘渺中的观音寺,上帝视角很震惊~~恍如仙境。

藏语意为“大帐篷”,坐落于四川红原县瓦切乡。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瓦切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甚为壮观。

上午这里下了小雨,积水成了一面镜子,把塔林映照的愈加壮观。

经幡是藏区常见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它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在藏区的插法各地也不尽相同,红原瓦切的经幡是围成顶园帐篷似的,而且瓦切经幡群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从经幡的下面走进来,真的就像是置身在一个大帐篷里面一般。


三色航拍的一个个大帐篷,极为特殊的地貌纹理~

在瓦切塔林的时候还是一片乌云,到九曲黄河第一湾的路上却一路转晴,特别幸运。观景平台在山上,可以坐扶梯上山(60/人),下山沿山上从高到低1-5号观景台木栈道下山,不走回头路。1号观景台最高但人最多(海拔3600m),2/3号观景台角度最好。虽然十一人有点多但占机位的人极少。

黄河发来自于青海境内,一路斗折蛇行,由西北向东南流淌。在唐克的这段步骤,是四川与甘肃两省的界河,河西属甘肃,河东属四川。过唐克镇后,便又折向西北,再流回甘肃、青海。在这几乎180度的折返中黄河形成了荡气回肠的九曲黄河第一湾。秋天的草场已经转黄,日落时分,夕阳西下,从天空到大地都是一片金黄。

落日的时候太阳那边云非常厚,没反出理想的成效,晚霞有一点。天黑后下山,下山的时候看到星星,其实这里拍星星真的很好,但山上风非常凉而且野狗不少还是不作去世了。晚上唐克入住,八点多大伙一块去吃牦牛肉自助火锅,超美味!重点是!有麻酱!于是吃撑到晚上睡不者觉囧。

D7 若尔盖花湖、扎尕那
D7唐克-若尔盖花湖-扎尕那摄点:若尔盖花湖、扎尕那石城落日餐饮:藏香猪~交通:大巴车程:210km海拔:扎尕那2900m住宿:扎尕那村内藏家乐

坐落于著名的热尔大草原之上,热尔大坝上有3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若尔盖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就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三大湿地之一。

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块特殊的地区,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也被叫做松潘高原。在花湖更南一点的地方,就是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地方。这里的牦牛、青稞虽然救援了红军“三过草地”,但也让红军曾几度濒临绝境。据史料记载,约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于草地(主要分布于若尔盖县的镰刀坝、包座牧场、班佑草地及红原县的色既坝、龙日坝一带)。

是的~今天终于有机会当模特(卖萌)了~~大多数男性对花湖都没什么感觉,但女孩们都非常喜欢,由于适!合!拍!照!里面沿木栈道一圈6km,各种角度各种凹造型啊~~!!!

午后进山的路那叫一个山路十八颠啊o(╥﹏╥)o不过一路上的风景非常漂亮。扎尕那住宿要走一小段山路,行李箱拖不上去,所以就丢车上不拿。前一晚要把行李分装,把洗涑用品手机充电器等需要用的,单独拿出来,明天早上拿上车,无需用的行李就放行李箱里,到达扎尕那后不拿上山。

藏语意思为“石匣子”“石头城”,坐落于甘肃甘南州迭部县。由一圈山势奇峻的石崖石壁包裹着的藏族小村寨,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到今天仍是一块保留着原始的藏寨处女地,世外桃源。

3点多到达后,住宿老板开小车把大家要用的东西带上山,大家则携带装备爬观景台。到达的时候大晴天,正赶上最晒的点,暴晒上山,中间还集体休息喝奶茶(5元/杯可刷微信)上到仙女滩观景平台,再往上还可以到仙女湖。

扎尕那的当地特点~~藏香猪~~~是川西高原、云南、西藏、甘肃甘南和岷县特有些一种古老畜种资源,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是外牧养类,在扎尕那可以看到他们满村满山的到处乱逛。住在扎尕那,晚上必须要点一盘,风干成肉,沾辣椒面吃,味道很好>

6:50日落,但今天的日落天空不透亮,而且太阳前云厚,没那种有层次感的光影,成效一般。

D8 扎尕那晨曦、格尔底寺
D8扎尕那-四川寺-郎木寺镇摄点:扎尕那晨曦、藏家模特环境人像、格尔底寺(四川寺)人文餐饮:烤羊腿~交通:大巴车程:100km海拔:郎木寺3300m住宿:郎木寺镇宾馆

早上5点起床,分两拨坐住宿老板家车到山上观景台(和昨天下午的不同),早上毛毛雨,有雾,6:30日出但没等到光。光线非常暗,没晨曦,后面镇子露出来,前面的山也隐隐约约,但标志性的山体没看到。

扎尕那近几年才渐为人知,但却在西方探险史上久享盛名。1925年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洛克(JosephF·Rock)三度来到扎尕那采集植物种子,留下评价:“我生平未见过这样绚丽的景色,假如《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撼,肯定是一块处女地,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大家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洛克把自己在这一代的见闻发表于《国家地理》,启发了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的创作。

当然,大家见到的扎尕那,或者只不过洛克所见过的画面中的冰山一角。毕竟大家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短,而洛克确在这片地区几度深入探险。但只是冰山一角的扎尕那,也足够美到让我记住她,记住这个小村寨,记住这片山峰和土地。



离开前还去了当地藏民的老房子子里参观,感受他们平时的生活。一对藏民爷孙就在自己家里的炕上给大家当模特。


古老质朴的踏板房,和朴实单纯的当地藏民。虽然这几年扎尕那火了起来陆续有不少外地人在这里建旅馆,但当地藏民仍按我们的步伐过着简单却开心的生活。

下午到达郎木寺镇,也是这趟行程的最后一个点。“朗木”在藏语里是“仙女”的意思,这里是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包含甘南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可谓左脚四川右脚甘肃。在郎木寺沟里有两个隔河相望的“郎木寺”,坐落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俗称四川寺,坐落于甘肃境内的赛赤寺俗称甘肃寺。

简称“格尔底寺”也称“四川寺”,有600多年历史,是阿坝区域格鲁派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辖有18座分寺。寺内的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殿是郎木寺景点中的精华,供奉着圆寂后几百年都不腐坏的活佛肉身,这据了解是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中唯一的拥有活佛肉身的寺院,而其他所有藏传佛教寺院只有佛骨舍利被供奉在灵塔内。


四川寺很合适拍人文,寺里寺外都有不少真诚的信奉者,而且这里的人不像色达那样排斥镜头,远远地拍他们没事,被一直拿镜头怼就能。。。看着络绎不绝真诚的朝拜者,手持并轻摇铜质的或大或小经筒,口吟六字真言,目光坚定而无杂念,步履匆匆,围着红墙绕了一圈又一圈。或许看着朴素而蹒跚,却那样真挚而热烈,吸引着大家这类旁观者的见地,叫人心生敬仰。











晚上接着牦牛肉火锅!还有烤羊腿!酥油茶!青稞酒!!这也是大家这个团队的散伙饭了,真的高兴能遇见如此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D9 赛赤寺晨曦
D9郎木寺镇-甘肃寺-兰州-返程摄点:甘肃寺晨雾交通:大巴、飞机(兰州-北京)车程:460km

简称“赛赤寺”也称“甘肃寺”。建筑金碧辉煌,每一尊大殿都以镀金为顶。寺院后山有一座天葬台,是安多区域最大的天葬台之一,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早上6点出发步行去甘肃寺旁山坡拍晨雾,天气阴天但没下雨,拍的一般,但主如果和摄友们的最后一次团体活动,所以还是去了~这里也是每年正月晒佛大会晒佛的地方,真期望有机会能再来一次感受感受。


